【登革熱】獅子山公園關閉30日晨運人士摸門釘 何栢良建議推實時蚊患指數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08/18 11:39

分享:

分享:

何栢良指現時登革熱的感染情況「有少少得人驚」。(商台圖片)

登革熱個案不斷增加!本港一星期內確診11宗本地登革熱個案,因應有多名登革熱患者曾經到訪獅子山公園,康文署昨晚(17日)起封閉獅子山公園30天,進行滅蚊行動。食環署人員今早(18日)再到公園附近山坡清除雜草,漁護署及地政總署人員亦分別抵達公園展開工作。有晨運人士今早抵達公園門外才得知公園已封閉,認為關閉公園30日時間太長,關閉幾日較合適。

食環署人員到獅子山公園滅蚊。(資料圖片)

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出席商台節目時形容,現時情況「有少少得人驚」,因以往都只是零星個案,今年的個案帶有聚集性,不過現時指登革熱擴散是言之尚早。他指,現時本地登革熱傳播仍屬較早期階段,把握時間盡快滅蚊,防止蚊患指數高於警戒線。他指,登革熱的傳播速度可以很快,如果再出現第2或第3個傳播地點,可能每日的新增個案不是單數,而是每日幾十宗地增加。

何栢良解釋,白紋伊蚊的活動範圍通常在繁殖地點100米範圍內,但有研究發現,蚊會透過交通工具甚至跨境巴士,「坐順風車」移動,又或者因風勢等環境因素被帶到遠處,造成疫情擴散。何栢良指,現時蚊患指數資料滯後一個月,且成蚊數量,對預防登革熱幫助不是太大,故建議每年夏天氣溫超過攝氏30度時,引入實時蚊患指數,並統計幼蟲數量。另外,政府亦應更新蚊的品種及生態資料,方便進行疾病研究。

何續稱,醫管局已經推出電子平台,讓醫護人員翻查感染個案的資料,同時引入快速測試。但他指出,單靠醫護人員的努力不足夠,市民和政府部門更快掌握形勢,且要改善各家自掃門前雪,不同部門互不溝通的情況,市民亦不能只依賴政府防蚊。

何栢良又指,感染登革熱,部分人士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,包括內臟出血,腦炎等。而感染登革熱的人士,多數會在一星期發病,會發高燒,感到眼窩和肌肉痛等徵狀。